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破解“活多钱少累如牛”的窘境

2017-09-27

这几天,“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热爆朋友圈。

今天,给老师们带来的是“意见”让老师们特别关注的“教师工资不得低于公务员甚至高于公务员”话题。


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


在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意见》提出,要改进各级各类教师管理机制。落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严格中小学教师资格准入,健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深化高等学校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改进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管理制度。


《意见》还强调,要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进绩效考核办法,使绩效工资充分体现教师的工作量和实际业绩,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对于老少边穷地区的教师,《意见》明确,要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乡镇工作补贴,以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完善老少边穷岛等贫困艰苦地区教师待遇政策,依据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做到越往基层、越往艰苦地区补助水平越高。


怎么样?对老师们来说,这是不是天大的喜讯呢!为什么中央发文强调提高教师待遇相关问题,如今教师的工资是什么样的水平呢?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


截至2016年,教育行业国有单位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水平已由2010年的3.98万元提高到2016年的7.75万元。


针对“平均7.75万元”这个数字,不少网友直呼自己又“拖后腿”了!


@r wa:平均3万不到,谢谢。

@云淡风轻:对不起,我拖了后退。

@梦:中小学教师拖了平均工资的后腿!

@牧马兄弟:我爸做了30多年教师,再有两年就退休了,还是没有达到平均工资。

@小冰冰块:乡村教师的工资实在是太低了,一方面要整体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另一方面也要缩减乡村教师和城市教师的薪资差距。


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期评估教师队伍建设第三方评估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石中英介绍,目前,我国教师依旧存在工资不高、工资增长幅度低的情况。



的确,教师待遇问题一直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就提出了提高教师群体薪酬待遇的各类提案,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1.实行独立的教育公务员制度,从顶层制度设计上改变教师地位和待遇偏低的状况。(代表周洪宇、顾明远;委员朱清时、程方平)

2.减免教师个人所得税,间接提高教师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代表翟志海)

3.放开职称评定渠道。(委员王欢)。


人大代表翟志海更是直接指出:“工作忙碌负担重,是目前教师的普遍常态,由于压力大,负担重,付出多,但收入水平整体偏低,工资增长幅度低,从而挫伤了在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教师群体的社会地位感和职业满意度,出现了师范毕业生不愿到学校从教、在职教师时有跳槽的现象。”


回顾:提高教师待遇的规定由来已久


提高教师待遇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呼声不断,“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规定至少也有10多年的历史了。


法律相关规定


1994年1月1日实施的《教师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2006年9月1日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指出:“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系列乡村教师补助政策


近年来,为了提高乡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中央实施了多项乡村教师补助政策,逐步形成了“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


2012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对选派到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中小学骨干教师提供工作补助。


2013年,国家开始实施《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


2014年,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


2015年,国办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各地也制定了乡村教育支持计划的具体实施办法。


直到近日,《意见》再度强调教师待遇问题,力求扭转教师负担重、薪资待遇低的窘境。那么,为什么法律法规一再关注,却依然存在教师收入普遍偏低的现象?教师工资增长缓慢的难题究竟该如何破解呢?


教师工资增长缓慢的难题怎么破?



让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既然《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早有明文规定,加之中央出台的系列保障教师待遇的政策,各级地方政府就应该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要求。


此外,在法律执行上加大力度,进一步细化完善配套相关法律规定,强化可操作性,保证能监督、可追责,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好相关政策,提高教师待遇,改进教师职称评审,让教师安心从教、矢志从教。


健全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一位小学教师反映,目前教师工资以职称取酬,学校中、高级职称有名额限制,但达到条件的教师远远多于限制的名额,造成资历、学历、能力、工作量、成果差不多的教师之间(尤其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收入差距过大:高级与初级相差接近一半。因此,总体教师待遇一直提不上去。


破解这个难题,一方面是打破职称和薪资挂钩。另一方面是改革绩效工资政策,大幅度提升教师工资绩效部分的比例。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也曾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要让教师工作上更体面,生活上更有尊严。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健全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


多举措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和职业尊严


除了意见中提到的措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2017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及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要以提高地位待遇为保障,真正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要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形成有效的体现教师工作量和工作绩效的收入分配办法。要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边远艰苦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要推进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加大对教学型名师的岗位激励力度。要加大教师表彰力度,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和职业尊严,使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