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时一定要规避的问题
2017-04-10
高考志愿填报是人生面对的第一个重大抉择,是对自己未来人生的社会规划。填报的如何,关系到自己未来的职业走向,甚至是整个人生的发展轨迹。因此,我们必须要及早为志愿填报做准备。
除了要做好招生政策、招生简章、招生计划、往年在本省的录取分数线等信息的收集工作外,我们还要学习了解一些有关志愿填报的技能技巧。如何才能填好,如何规避误区。高考圈给考生及家长分析总结了几个容易出现的问题。
直奔热门专业,忽视个人匹配
不可否认,热门专业是大多数考生所向往的,所以经常出现扎堆儿的情况。热门专业由于经济社会的需求而客观存在,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也是客观存在的,二者的匹配度如果不高的话,即使成功进入热门专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也容易出现跟不上、厌学等情绪,最终导致为了毕业而学习,毕业后由于所学不精而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而且所谓的“热门”不是一直不变的。
着眼名校名院,放弃个人优势
很多家长心里有名校情结,非名校不读。如果孩子分数足够进入名校,那么,孩子的特长都可以先放一放,不管什么专业,能上名校上名校。殊不知,进入名校后,所学非自己的特长,自己和专业似乎怎么努力都不合拍,影响学习的动力,最终不得混混度日或退学后重新参加高考,重新定位自己,重新选择大学。
缺乏专业指导,漠视服从志愿
为了能够提高招生录取率,提升生源质量,志愿填报中一般都设置了是否服从调剂的选项。一些考生了解所填报专业的基本情况,在志愿都填满的前提下,往往忽视了“服从”志愿,其实,如果对填报学校的其他专业稍加了解的话,也可以通过选择“服从调剂”的方式,在录取规则内进入心仪的大学。
父母包办填报,考生丧失主动性
高考志愿填报的主体是考生本人,应对高考志愿填报负责。很多时候,家长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不能仅凭自己爱好填报,所以大包大揽,考生丧失了主动选择的机会。往小的方面说,这可能仅仅是家庭内部的一次分工不同而引起的抉择;往大的方面说,高考某种程度上也事关考生的未来生涯发展,包括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倘若不能够让考生自己更多的参与到填报过程中来,由此而带来的家庭矛盾是深远的。
很多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认为自己收集了解的信息足够了,填报一定没问题。是的,这些外在的信息可能已经足够,但是忽视考生个性、职业规划而做出的志愿,它所存在的问题,在将来的学习及就业发展中可能就会显现出来。
我们说高考填报志愿是人生职业规划的起点,强调的是它的重要性,并不是说高考专业的选择是考生将来职业规划的唯一风向标。而是希望考生们在志愿填报和选择专业时,能与将来求职方向可以相接近而不冲突,尽量避免学习和智力资源的浪费。
文章由高考圈整理编辑,转载需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