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班主任的新角色

2017-05-03

9ba87e2fgy1ff5oyg3r5vg20dw07tb29.gif


烟台十二中   胡爱英


各位老师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有这样一个和大家共同探讨“互联网+”下学生的行为规范的机会,随着李克强总理的“互联网+”的提出,互联网已经影响到越来越多的行业,而我们教育也正在受到挑战。互联网让学生获得学习资源成了轻而易举的事情,教育教学的改变让我们的班级管理又该如何的适时而动呢?我今天要说的只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不当之处请老师多包涵,同时也欢迎会后有更多的老师和我一起探讨。


一、实效定位 做互动课堂的准备者


因材施教是我们教育界亘古不变的理念,已经被各种碎片式信息包围的学生需要的是什么,这曾经是我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一篇关于幸福感的文章深深得启发了我,那篇文章里写到“老一代人的幸福感,是一顿可以大块朵耳的肉,我们的幸福感是一次加薪,下一代的幸福感是找到存在感的感觉。的确,社会在进步,文明在发展,现在的孩子不缺吃穿,不少资源,那么他们渴望的不就剩下了自我价值的体现了么?如何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得找到自我价值呢?


这是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学习金字塔的学习记忆金字塔,在这个金字塔中我们可以看到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了内在的存在感。看来组建实效的团队成了势在必行之事。但是“互联网”+下的课堂如何更好地组建团队学习,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式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体现存在价值,寻找学习的成就感呢?


我最初采用了传统的对对坐的小组合作模式,但是不久就有老师跟我反应说这样坐孩子们讨论方便了,但是说闲话也方便了,一个小眼神就能四个人同时莫名其妙地笑,更主要的是老师讲课的时候,孩子因为位置是侧的,根本不看黑板,这样下去可怎么行?问题出在哪呢?我坐在学生的位置上听了一节课,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由于惯性孩子要从侧身变回正身确实很别扭,虽然我们转变了椅子靠背的方向。几经体验调整我最后确定了全班7个组,前二、中三、后二的排列方式,整个班级构成六个组包围一个组的圆圈模式,这样既不遮挡视线,组与组之间又可方便交流。同组的四个人采取了两正两侧的模式,两正为1号、2号,两侧为3号、4号,这样每个小组又成包围之势,方便交流。相比较原来的对对坐的模式,它更具优势,首先很好地避免了学生无味的眼神交流,同时在交流学习方面更方便,因为这种正侧位本来就是平时讲题的体位,这就让1号、2号无论给3号还是4号讲题都很便捷。另一方面,每个组的1号,2号相比较而言听课习惯都比较好,这种和老师正对的体位更容易激发老师的讲课兴趣,而他们的行为又会对3号,4号起到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侧位同学的椅子的靠背统一朝前,以方便学生在老师讲课时能方便转换体位。与此同时对学生提出新的课堂规范要求:听课时必须保证体位超前,平板和答题器在不用时不允许在手中把玩,必须统一放在桌子的右上角。不得用平板搜索与课堂无关的东西,每天放晚学前将平板和答题器由专人收齐保管,第二天早晨上课前发放,这样既保证了课堂的整洁有序,又有效地避免了因为网络载体给我们课堂带来的干扰。             

 

二、有效引导  做互动课堂的推动者


座位只是为团队学习提供了第一步,12学平台给学生提供的良好的课前预习环境,让课堂上学生可以有更多的内化的时间,作为班主任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引领以更好地协助任课老师完成课堂任务,并让学生在参与式学习中找到存在感,进而体会到学习的幸福感呢?

 

研究表明当学生在高度聚焦之处展示的时候,他的角色、心理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他已不是一名普通的学生,而是一个主讲人,一个佼佼者,一个脱颖而出的主持人、小领袖、成功者。所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个精彩的展示无疑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存在感和成就感,好的展示又离不开和谐的团队学习,但是课堂展示和小组有实效的合作学习对学生来讲都是未知的, 找到了定位也就找到了引导的方向,我尝试对学生进行了展示的培训,初期以培养习惯、锻炼胆量为主,讲流程、养习惯,轻内容、重形式;中期尽量实现流程自动化,兼顾展示内容与展示形式;后期主要优化、改造、创新展示流程,重内容、轻形式。同时配合改变班级的小组计分细则,加大对展示同学的计分,并对不同的展示效果确定不同的加分细则。对于团队学习的引领则采取了定规则和重评价的办法,将规则编写成7字歌,以方便学生学习领会:


附:

听取发言要专心,分析比较求领会。

说明紧紧扣中心,启发大家同思考。

求助别人要心诚,注视对方稍欠身。

反思敢于承认错,肯定别人学着做。

自控发言尽量轻,服从集体留个性。

帮助同学要主动,诲人不倦情谊浓。

支持对方心坦荡,高明见解倍赞赏。

说服旁人先肯定,语言婉转少批评。

建议之前多思考,分工合作效果好。

协调彼此求默契,交往合作争第一。

同时配合建立新的小组评价机制。


1、“好”记2分,“一般”记1分,“差”记0分。组长只考核小组成员,小组长由老师共同考核。

2、每周一进行一次小组学习情况小结和反思,并且每周评选一次优秀小组成员和优秀小组长,记一颗星。

3、每周采用小组内的相互评价,评出“最佳发言奖”、“进步最大奖” “乐于助人奖” 记一颗星。

4、每周同时给会合作的小组评选 “配合默契奖”、“集体智慧奖” “最佳合作小组” ,小组每位成员记一颗星。

 

这种评价方式有效地实现了组内成员的互相监督,又在组与组之间的评比中激发了自觉加强合作需求,真正实现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的双赢。

 

三 、长效评价 做学生成长的守候者


这种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也是家长也是非常受欢迎和想知道的,寻常我们都是把评价通过QQ或者家长会,家校联系本等方式反馈给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缺点就是没有连续型,或者更多的是偏重于知识掌握的评价,而偏重于成绩的评价一方面不利于未来需要的多元化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家长得到的只是一个结果,对于造成这个结果的过程并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所以对孩子的帮助也很难有针对性。同时成长是一个需要长久关怀的过程,教育界有句古话说: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级分化,初三天上地下。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了坚持下去的意愿,传统的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和短时评价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现今互联网给我们学生甚至我们每个人都提出了一个新的考验,终身化的学习已经势不可挡。所以我有个设想,下步将依托12学平台的便捷设立网上评价系统,一方面家长可以在家长端及时得到消息,另一方面凸显网络的统计优势,注重对学生行为评价的同时开展品德等全方位评价,对学生的星进行可跨学期积累统计。平日里发挥智慧班牌的作用,细心捕捉学生的精彩瞬间上传,同时在表扬栏里对表现优秀的星级同学进行表彰,依托12xue平台进行长效星级激励,比如积累10颗星可以换一次免写抄写型作业的机会;积累20颗星可以换一次老师电话给家长表扬的机会,积累50颗星可以换一次全班同学给庆祝生日的机会等等。 只要前方有希望,我想我们的孩子就可以找到努力的理由。

 

各位老师,完美冲浪的秘诀是顺势而为,我想如果我们的教育教学也能在互联网的大潮里借助其方便、快捷、 巨大的信息量,碎片化的学习,更精确的大数据的分析来顺势而为,一定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的孩子们真实得体会到幸福感的含义。期待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