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委、部委都在推教改,各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应该怎

2016-12-22

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以及财政体制决定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以地市/区县一级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为建设主体,针对本区域的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信息化需要进行规划、建设,并推动各级单位进行使用。

近年来,随着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增长以及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占比的提高,一些经费充裕的中小学也开始自主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满足自身对信息化的个性化需求,比如各地开展的数字校园试点建设以及新近出现的智慧校园建设。

QQ截图20161222151327.jpg

区域教育信息化两大块:教学和管理

从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内容上划分,可以将其分为教育管理信息化以及教育教学信息化。

教育管理信息化主要集中在教育行政管理单位,从其自身的办公信息化发展到教育管理业务信息化的发展阶段,比如各地以教育局(教委)为主体建设了学籍信息系统、招生系统、校舍资产管理系统等业务系统,并推进到学校进行使用。

教育教学信息化主要是以各级学校为建设主体,从最早的硬件设备配置、基础网络的搭建,再到各类教学资源的引入,到现在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指导下的结合多媒体情景创设、协作学习、学习行为记录以及学习分析等技术手段,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作业等场景的深度应用。

整体而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以及教改的不断深入,区域教育信息化从教育管理角度出发,将由满足教育局(教委)的管理需求逐步下沉到满足各级学校内部的办学管理与服务需求,从教育教学角度出发,将更加深入到课堂教学、教研、教学评价等环节。

谁来建设?

区域教育信息化的规划与建设一般由各地教育局(教委)所属的信息中心、技术装备部门以及电化教育馆负责实施。信息中心负责各类业务系统的规划建设,技术装备部门主要负责硬件采购以及基础网络设施的搭建,电化教育馆则承担各类教学资源以及教学应用的开发与引进。其建设方式一般以项目采购、产品采购的名义以招投标的方式进行。

通过分析以往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案例,其建设模式一般具有本地化、个性化、小规模化、重服务化等特点。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性决定了其需要根据本区域的特定情况来规划并满足自身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决定了信息化系统的服务范围。而教育行业对数据安全、业务稳定性的要求,促使绝大部分的业务系统都是以本地部署的方式实施,因此需要大量的运维和售后服务。

困境:标准化和个性化的矛盾

  • 建设供应商选择范围小,业务整合性差,建设质量不高

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其产品与服务供应市场是由本地的中小软件开发商、集成商所组成的非完全竞争市场。建设主体在选择供应商时,受到地域范围、政策、政商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虽然个性化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但往往无法选择到技术最领先、服务最好的供应商。导致一些业务系统建设质量低下,无法满足预期的要求。而市场上的供应商由于规模都不大,实力均衡,无法形成比较统一的建设开发标准,各家建设的业务系统之间整合性较差。

  • 系统开发缺乏底层业务支持,重复开发导致建设经费浪费

目前教育信息化系统的开发主要以招投标方式进行产品和项目采购。产品采购一般集中在硬件和标准化的软件产品。而项目采购主要针对个性化需求的定制开发。由于各地具体业务的系统建设一般都有一些本地化的特殊需求,因此当前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还是多以项目采购的方式进行。而在具体的项目开发过程中,对于一些系统底层的基础业务架构以及一些通用和业务与功能,由于没有形成可复用的商业化标准组件,每次都需要将这部分开发工作列入项目预算并重复开发,导致了项目经费的严重浪费。

  • 产品与服务市场集中度低,企业销售成本高,利润率较低

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决定了教育信息化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低,项目金额小,并且需要较深入的运维服务,市场上的供应商多为中小软件开发企业,市场范围也以所在区域或周边区域为主,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很难向外拓展,覆盖全国范围内的厂商更少。企业的市场策略也一般是通过深耕本地的政府关系,再结合自身的特点,长期占领本区域某一领域的教育信息化市场。在销售方式上一般通过运作项目招投标的方式进行。这样的市场现状决定了企业的销售成本高,商业利润率低,企业无法得到持续成长,从而产品和服务也无法得到持续优化,也限制了区域教育信息化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 业务系统集成度低,数据缺乏交换,入口不统一,使用率不高

由于区域教育信息化各业务系统往往由不同开发商建设,各开发商之间缺乏底层业务架构以及数据标准的统一,致使各业务系统之间集成化程度不高,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也缺乏有效的交换,对于一些交叉业务缺乏有效的支持。另外各个业务系统由于独立建设,独立使用,用户需要在不同的入口之间进行来回切换,并且使用不同的用户密码体系进行登陆,使用比较繁琐,从而降低了使用效率。

如何做好区域性教育信息化?

  • 为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构建基础建设平台,建立相关底层业务标准和数据标准

面对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标准的现状,可以考虑以区域教育局(教委)为主体建设区域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平台,建立相关的底层业务架构、数据库、用户体系等相应标准。各业务系统虽然由不同开发商进行建设,但均需要遵循统一的基础业务架构、数据、统一认证标准,这样可以保证各业务系统之间可以做到简单集成,保证基础数据的相互交换,以及用户的统一界面、单点登录,提升各业务系统的使用效率及使用友好度。

  • 以paas层服务方式,提供API接口形式的业务通用组件,为系统开发商提供第三方服务

针对于通用业务重复开发的问题,可由市场上实力较强的厂商组成联合体,将一些业务系统中的通用业务标准化、产品化、组件化,以API接口的形式通过paas层服务方式向第三方进行服务,从而有效降低各业务系统的开发费用。

  • 借鉴应用商店模式,为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方与产品、服务提供方提供更广阔的选择和市场空间

随着技术的发展及教育信息化业务的越来越成熟,教育信息化产品与服务的产品化与标准化程度会逐步提高,整个区域教育信息化市场的集中度也会提高。

一方面当前被局限于区域市场的开发厂商有进一步扩大市场以及从当前靠商务公关手段转向靠市场竞争手段获取客户的需求;

另一方面作为建设方的教育局(教委)、学校在政府鼓励采购社会服务的政策背景下,逐渐将教育信息化的重点由建设转向为使用,从而会更加关注教育信息化产品的质量和服务。

因此区域教育信息化市场可以借鉴互联网产品应用商店模式,提供一个平台将教育信息化项目、产品以及Saas服务进行大范围的展示、试用、购买、使用的平台,为厂商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为建设方提供更多的市场选择。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李小涛。

1、本文是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芥末堆网)及本页链接://www.jiemodui.com/N/47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