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辽宁省职业院校移动云教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正式成

2016-08-01

link.jpg

2016年7月28日、29日,山东省职业院校移动云教学大数据研究中、辽宁省职业院校移动云教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分别在威海海洋职业学院、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正式成立。这是继广东省、河南省、贵州省后成立的全国第四和第五个省移动云教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全国及各省中心的成立旨在通过课堂云技术教学的工具,通过对课堂云技术教学内容的实施,充分挖掘全国及各省课堂教学、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过程中的师生行为大数据,为国家、各省、各院校教育行政部门对中职、高职、本科的全局以及局部的课堂教学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各自中心成立仪式上,威海海洋职业学院院长张宗军、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鮑风雨、云班课总设计师靳新、全国移动云教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商桑分别讲话。

  2012年9月5日,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做《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三通两”工程,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并要求在三五年内无论多么偏远的地区全覆盖。2012年10月9日教育部会同国家九部委下发《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从此,“三通工程”工作在全国拉开了帷幕。2015年11月19日召开的全国教育信息化第二次电视电话工作会议上,刘延东副总理对“十三五”期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明确目标:要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要想做到“处处可学”,学习过程必须依托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技术来实现。

  过去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重硬件轻软件、没有任何科技含量的纸质教材简单翻版成电子稿即变成数字教材的现象非常普遍,尽管国家在各院校的数字校园建设以及教学资源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依托多媒体设备用PPT或者翻版的电子版教材上课外,依然没有改变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局面。由于数字校园建设的资金绝大多数都投在了课堂之外,而真正的院校主体——师生所使用的工具以及所应用的内容,却离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相距很远。无论是服务器机房的建设,还是校园卡一卡通的建设,以及机关办公自动化的建设,都是为教学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所以,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智能化,是如何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武装师生的教学行为。具体地讲,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是课堂教学工具和教学内容的云技术化以及教学过程管理的大数据化,这才是真正的互联网+教育,才是真正让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改革,是用数据驱动教育教学改革的科学举措。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没有实现,数字校园建设的目标就没有真正达成。

  采用云技术的课堂教学工具和智能化的课堂教学内容,是实施课堂教学过程大数据跟踪管理的唯一途径,是对教学管理提供科学决策的唯一有效手段。2014年11月由北京智启蓝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课堂云技术教学App——云班课正式上线,这是中国第一款全免费的移动互动教学手机APP软件,该平台除能够实现课堂教学工具云技术化外,还具有全程智能跟踪师生教学行为的功能。云班课的推出,马上受到全国中职、高职、本科院校师生的欢迎。通过全国各地一线教师的口碑相传,到2015年11月,全国使用云班课平台实施教学的院校已经覆盖了600余所,充分证明了云班课设计的理念符合了一线师生的需求,满足了教育信息化教学工具的简单便捷、易于操作、功能强大、紧密结合一线教学实际的先进性特点。截止目前全国已经有近1900所中职、高职、本科院校师生依托云班课实施课堂教学。2016年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二届“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以及相关各省教育厅主办的大赛,都是主要依托云班课和云教材平台组织和实施的。

  课堂教学、课前、课后的师生大数据对每所院校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是一笔非常宝贵的数据资产。全国近1900所院校师生依托云班课实施移动云教学一年多以来,积累了海量的一线教学大数据,2016年6月“全国移动云教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应运而生。